Always Ring The Bell

“Out of everything I expected to see in LA, you were definitely not one of them.“ (我預期會在洛杉磯見到的所有人事物裡面,妳絕對不是其中之一。)

正午抵達位於LA韓國城邊上的那間烤鴨餐廳,五年不見的TK已經在角落的位置等我。坐下來還沒來得及寒暄,他先丟了這句話給我,停頓幾秒,我們倆都大笑起來。

是啊,五年。上次見面時我們都還是比利時根特大學的交換生,半夜在宿舍裡開趴打撞球,週末去布魯塞爾觀光散步喝啤酒(是也沒有always這麼糜爛)。TK是來自溫哥華的韓裔加拿大人,印象裡的他真的很胖,帶著一副有點nerdy的黑色粗筐眼鏡,開口閉口都是黑色幽默的玩笑,懸崖勒馬、令人捏一把冷汗的那種黑色。記憶裡他最常說的一句話是:「溫哥華是全加拿大最棒的城市。」(尤其是跟多倫多比的時候)

必須說再次見到他的我有些錯愕,眼前的TK大概是以前的二分之一大小,整個人瘦了一圈,說話談吐也和印象中相去甚遠,多了點世俗的幹練和智慧,幽默感也不再是橫衝直撞的傾瀉,而是恰當好處的點綴。畢業後的他和友人一起創立了一間旅遊公司,專走深度文化體驗的私人行程:亞馬遜叢林探險、玻里尼西亞群島與抹香鯨共潛、橫跨葉門、探索阿富汗、體驗北韓、深入墨西哥古老聚落⋯⋯。

「如果妳在我畢業前告訴我,我將會經營一間旅遊公司,我一定會說妳在跟我開玩笑。」他雙手一攤。老實說這句話我本來也想原封不動地告訴他。

兩週前他從墨西哥準備回國,因為隔離手續問題輾轉來到加州,我們就這麼莫名其妙的碰上了。久別的重逢令人驚喜,那種快樂大概是在時空洪流與個人生命軌跡的巨大變化中,依舊能看見彼此共有的回憶和不變的默契。在談話敘舊的過程中,突然從彼此身上看見過去某個時期的自己。「原來我們都已經走了這麼遠」忍不住這麼想。

原來真正的時光膠囊不是埋在土裡,而是在生命裡交集過的人身上。

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在久別重逢的人身上,感到更勝於朝夕相處的熟悉。

飯後我們一起在洛杉磯市中心漫無目的地散步,從中央市場一路到小東京,再往藝術區(Arts District)走去,最後坐在鼎鼎大名的 Salt & Straw 冰淇淋店前吃吃冰解暑。

冰淇淋店的斜對角有一面奇特的鐵牆,素面平滑的銀色鐵皮拼接,中間嵌著一扇不起眼咖啡色門扉,唯一比較搶眼的大概是懸掛在門扉正上方那幅蒙娜麗莎的黑白肖像,彩色霓虹燈管沿著肖像的臉部輪廓延伸,讓達文西筆下古典神秘的面孔染上了幾分賽博龐克的氣息。但若不是經過時TK特意停下了腳步,我大概會輕易地就把它錯過。

「這是我一直很想來的藝術工作室,但我來過兩次了,大門都鎖著。」

Lili Lakich Studio,門上寫著。

轉了轉門把,也敲了門,TK朝著我搖搖頭,看來這次又撲了空。最後他按了兩下門鈴,半晌後依舊無人回應,他摸摸鼻子離去,我杵在門前讀著字條上的工作室簡介,想知道這葫蘆裡到底賣的是什麼藥。突然之間,門開了。

應門的是一位中年女士,留著披頭四中長髮時期的髮型,鼻梁上掛著銀色細金屬橢圓框眼鏡,綠色花罩衫在腰圍打了一個隨性的結,搭配全黑的直筒長褲和黑面皮靴,整個人散發著一種80年代龐克搖滾的氣息。

「你們想參觀嗎?進來吧。」一句毫不拖泥帶水的邀請。

我又驚又喜,趕緊轉過頭去叫住剛才離去的TK,他瞪大眼睛地看向我,有種奇蹟降臨之感。

女士的名字就叫做Lili Lakich,是一位霓虹燈藝術家(Neon Artist),這個空間是她的展示廳兼工作室,不定期會有霓虹燈管創作的工作坊。

她帶我們進入其中一個展示空間,在切下燈源的剎那,牆上的文字、畫作、雕塑,乃至正個空間都瞬間活了過來,鮮豔又迷幻的霓虹線條與色塊在牆上奔騰,我彷彿能看見無數道電流竄過霓虹燈光發散、滲透、流動到血液裡,連我也變得大膽且鮮明,復古又流行。

在燈管中灌入不同惰性氣體,進而產生出不同顏色。近看的時候像水,像液態的光,像賽風壺加熱咖啡時的虹吸現象,一點一滴順著,又或逆著地心引力蜿蜒流淌。我和TK兩個人徹底迷失在這霓虹燈光暈渲染的世界裡,驚嘆聲連連。

Lili沒有給我們太多關於作品的介紹,只問了一句:「你們倆是做什麼的?」話題一出,很自然地便導向了旅行。

TK開始分享起他的旅遊公司,和那些在異地旅行的奇異體驗,尤其是那個聖誕夜在墨西哥被警察搶劫的故事,Lili和我都聽得津津有味。我說起印度恆河畔那座古老的聖城,那些圍繞著信仰與死亡,卻又最貼近生命本質的日子。Lili則說峇里島是她記憶裡永遠無法忘懷的遠方,「島上的每個人都是藝術家, 他們的生活即是一門藝術。」她如此形容。過程中我發現Lili所描述的峇里島和我記憶中的很不一樣,才發現她口中那座藝術之島,已經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

「不會想要回去看看嗎?」我問。腦海中浮現峇里島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波希米雅風格商店和餐飲空間,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追求禪與靈修的瑜伽身心靈聚落。

「不。我再也不會去峇里島了。正因為它在記憶裡已經是最美好的樣子,所以不希望它被改變。妳懂我的意思嗎?」

老實地往心裡想,以我目前的生命經歷,我並不完全懂。對於懷念的人事時地物,心底總是渴望能再見一面,再續一緣,縱使知道他已經非記憶中的面目。但,我很喜歡她的回答。

後來Lili告訴我們,她大學是讀的是紐約的美術學院,但總是對傳統繪畫課程興趣缺缺,大概還是班上那種問題學生,老愛蹺課,大二那年甚至跑去倫敦學影像創作,但依然尋不著自己的熱情所在,直到她重回紐約後,在某一次的課堂上接觸到了霓虹燈。

「當我理解霓虹就是透過光來作畫的時候,一切都豁然開朗。」

我很喜歡她說出這句話時的眼神,彷彿我和她一起在碰撞中找到了生命的熱情。

離開前我拿了一張名片和工作室簡介,推敲年份,才發現Lili竟然已經77歲了。儘管當下我已經用言語和顏面神經表達了我的吃驚,到此刻再回想起,我依舊不可置信。或許當人失去了對生命的熱情以及創作的熱愛,才是真正的老去。

踏出工作室的那刻,我和TK兩人站在門前互看了一眼,擠出一些滑稽的驚訝表情,然後紛紛大笑。對這個意外獲得的私人導覽感到莫名瘋狂又有點幸運。

「你知道我今天學到什麼嗎?」TK意味深長地提問。

「什麼?」

「一定要按門鈴。」(Always ring the bell.)

我大笑:「好,如果我有機會把這個午後寫成一篇文章的話,標題就這麼下。」也順便虧他說除了按門鈴外還需要一個會站在原地等門的朋友。

/

Iris H.

2021.09.13

TK的旅遊公司 — Intertia Network

Website

Instagram

Advertisement

3 thoughts on “Always Ring The Bell

  1. 半夜睡不著點開wordpress,沒想到有新文章,好開心!
    這個時間超級適合看著你的文字和照片用想像出國,真的好喜歡!!
    (Lili的外表完全不像77歲······)

    Liked by 1 person

    1. 竟然有人睡不著會點開Wordpress🤣!
      真的太巧了,好久沒有用這個平台寫文章了,而且還是在這麼奇怪的時間發佈。感謝閱讀🤍

      Like

  2. 好久沒來 還是一樣,喜歡這裡的文字勝過在其他任何地方的閱讀體驗,真的好神奇!

    ALWAYS RING THE BELL是我今天得到的最有神秘魔法的句子!

    Cheers!

    Like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